医学影像实验教学中心简介

时间:2024-07-18浏览:10

医学影像实验教学中心简介

2015年,伴随着上海健康医学院的成立,医学影像实验教学中心应运而生,实验教学中心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国家和上海市对医学影像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深入推进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健全实验室管理机制。中心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思政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同时,与时俱进,夯实实验教学内涵建设,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训练等新内容融入教学。

医学影像实验教学中心隶属于医学影像学院,位于上海健康医学院南苑4号楼,实验室面积为3735平方米,拥有CT、核磁共振、数字化X线机、超声和核医学等5大类医学影像设备,实验设备总价值超过7980万元,其中由企业捐赠设备价值约2000万元;医学影像实验教学中心拥有29个教学实验室,分为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智健影像互动学习中心。同时,中心也是技能大赛训练和竞赛基地、创新创业工作室,并服务于社会影像技术技能培训。

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实验室管理人员及实验教师32人,形成了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来自医院临床一线或企业技术一线的兼职教师1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每年承担包括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影像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12个专业1900余名学生的实验教学任务,年人时数达17.5万。

实验教学中心围绕五大类医学影像设备建设,拥有8台数字X线机、4CT1台永磁磁共振、7台彩超、26台便携式B超。中心还设有核医学、放疗设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医学图像处理,PACS系统应用等实验装备。

近几年,中心重点投入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先后开发了数字X线机、CT机、磁共振成像、医学超声技术、核医学成像等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其中,医学超声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和磁共振颅脑血管时间飞跃法仿真实验获批上海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同时,信息化教改成果还辐射推广到全国,如核磁共振实验教学在线课程,已惠及92所高校,近20万学生,使用人次达45万。

实验教学中心也在实验教学研究、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以中心作为重要支撑,医学影像技术学科被评为上海市II类高原学科;分子影像学实验室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021年获批全国首个“AI+医学影像”专业即智能影像工程,2022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医学影像实验教学中心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已建成“医教研赛”全方位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平台,实现校内实验中心临床化,校外实践基地教学化,科创训练常态化,以赛促教同质化的建设目标。学生连续5年参加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连续4年参加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获金奖3项,银奖1项。

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对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近几年,实验教学中心教师领衔获批4门上海市级一流课程、1门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市级计算机教改课程。其中2门课程正在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

2023年,基于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项目《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有温度、多维度’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聚焦基础医学的领悟能力、关爱患者的沟通能力、影像设备的实操能力、科研创新的拓展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等五个维度的能力建设,有效解决了三个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1.基础医学与临床影像需求的割裂;2.现代影像检查简便高效所产生的医患沟通的弱化;3.传统影像课程与现代医学影像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脱节。该成果实现了人才培养理念、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环境的创新。

医学影像实验教学中心对标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任务,以培养现代医学影像人才的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标,建成内涵丰富、条件一流、水平领先的医学影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医学影像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