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心先进教学成果建设情况(2019-2023年)
类别 | 序号 | 成果名称 | 级别 | 团队成员 | 获得年份 | 证书编号 | 应用情况 |
教学成果奖 | 1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有温度、多维度”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国家级 | 黄钢、吴韬、徐小萍、刘红、肖寒、何培忠、路青、杨智昉、姚旭峰、李哲旭、彭文献、周进祝、李伟、陈珊珊、俞洁莹 | 2022 | GB-2-2022153 | “有温度、多维度”能力培养新体系,通过五个维度的能力训练,达到人才核心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其中“影像设备的实操能力”通过实验教学中心身临其境的实践场景营造,对接临床操作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提升设备实操和质量管理能力;同时把“关爱患者的沟通能力”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让冰冷的影像检查增添人文的温度;通过信息与人工智能融入影像教学,打造智能学习与仿真实践新体验,培养“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
教学竞赛 奖 | 2 | “第六届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一名 | 省部级 | 黄辰 | 2023 | 通过参赛、获奖,黄辰老师的实践教学水平飞跃发展,获得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并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实现了以赛促教的目的。 | |
3 | 第五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医学组一等奖 | 省部级 | 黄辰 | 2022 | 以竞赛为抓手,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风采、提升教学能力的平台,形成“一人参赛、全院提升”的氛围,打造通力合作、互相促进的教研团队 | ||
实验教学仪器 教学设计奖 | 4 | 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 医用X线机限束器控制系统”项目荣获大赛三等奖 | 国家级 | 黄清明 | 2021 | ZZJY202106291 | 通过比赛反哺实践教学,提升了“X线机设备及维修”课程实验教学的水平 |
5 | 第二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 陈珊珊老师领衔的课程团队以“基于SPOC的磁共振实验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项目获全国三等奖。 | 国家级 | 陈珊珊 | 2020 | 通过比赛反哺实践教学,提高了磁共振设备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水平。 | ||
教材建设奖 | 6 | 周进祝教授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 国家级 | 周进祝 | 2021 | 周进祝教授主编的多本教材将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固化到教材中,极大地提升了“超声诊断学”、“超声检查技术”、“超声设备与检查技术”三门课程的实验(训)教学项目的质量。 | |
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赛 | 7 | 第十届“泰山杯”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本科)实践技能大赛”荣获超声检查技术单项第一名、CT检查技术单项第二名; 在线上虚拟仿真比赛中,荣获一项第一名 | 国家级 | 赵项佳、娄怡妃、张曹阳、李奕婷、宋佳旎 | 2023 | 依托专业技能大赛,促进培养一流专业人才,以赛促学,参赛学生影像技术的实践能力普遍提高,受到实习单位的认可。 | |
8 | 第九届“泰山杯”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本科)实践技能大赛暨第五届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荣获全国总决赛三项单项第一名及团体第二名 | 国家级 | 周进祝、彭文献、桑玉亭、吴励、唐智贤、郁佳琦、王诗雯、范世雄等 | 2022 | 以赛促学,参赛学生影像技术的实践能力普遍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 ||
9 | 第八届“泰山杯”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本科)实践技能大赛暨第四届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青年教师微课教学竞赛 荣获全国总决赛两项单项第一名,优秀指导教师奖。 陈珊珊老师获得青年教师微课教学竞赛第一名 | 国家级 | 周进祝、陈珊珊、朱晓红、程冰楠、程双、张俊、张佳玉,陈珊珊 | 2021 | 以赛促教常态化,将大赛标准植入实验教学和临床实习规范,将比赛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实效。 | ||
10 | 第七届“泰山杯”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本科)实践技能大赛、第三届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青年教师微课教学大赛 荣获团体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两项项单项第一名,优秀指导教师奖。 周敏雄老师荣获微课教学大赛一等奖和最佳创意奖 | 国家级 | 宋烨、欧阳寅洁、桑玉亭、王菁琳、彭文献、杨泽铖、朱晓红、陈亦峰、周敏雄 | 2020 | 在实践+人文教学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备赛、参赛,指导学生巩固医学基础理论、提高设备操作技能、并融入人文关爱素养的过程中,青年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 ||
11 | 第六届“泰山杯”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本科)实践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影像技术专业青年教师微课教学竞赛 荣获全国总决赛一项单项第一名,团体三等奖 | 国家级 | 周进祝、张艳、彭文献、汪卓蕙、桑玉亭、蒋一飞、金晶、黄清明 | 2019 | 通过对大赛资源的建设与积累并向教学资源转化的探索,参照大赛标准拓宽实验室建设思路,使实践教学更接近行业需求,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 | ||
世界级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 | 12 | 第43届线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 “OM再发明”、“古典…音乐剧”两项赛题的世界冠军 | 世界级 | 唐懿文、陆翊铭、宋斯钺、唐浩杰等 | 2022 | 通过参与大赛,及时跟上行业动态与前沿技术发展,把科学前沿成果和行业产业先进技术及时引入到“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中,推动了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改革。 | |
13 | 第42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决赛 “虚拟世界”赛题铜奖 | 世界级 | 唐懿文、田真真、曹谦、孙承益、刘嘉怡等 | 2021 | 通过比赛,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动脑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强化创新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 ||
14 | 第41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 “网络救援”和“古典……有效的侦探”两道赛题的金牌和铜牌 | 世界级 | 唐懿文、曹谦、钱景皓、熊星月、田真真等 | 2020 | 推动了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改革,使得可开展实验教学内容从验证性向探究性、创新性扩展。 | ||
15 | 第40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总决赛 荣获“随机应变”赛题大学组亚军 | 世界级 | 唐懿文、朱晓红、朱虹奇、金依雯等 | 2019 | 大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 ||
一流本科课程 | 16 | 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医学影像设备学 | 省部级 | 李哲旭 | 2023 | 沪教委高[2024]2号 | 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学习获得感强。学生评教和督导评教平均90分以上,保持全校前十名。课程组教师主编教材多本,发表教研论文多篇,有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多项,指导学生申请专利和发表论文多篇。 |
17 | 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超声设备及检查技术》 | 省部级 | 李哲旭 | 2021 | 沪教委高[2021]5号 | 本课程建成实施后,学生评教与学校评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2019年评教中,课程负责人学生评教分数为93.14,督导课程评分为90分,双双名列全校前十名,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 |
18 | 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大型医疗设备磁共振颅脑血管时间飞跃法成像虚拟仿真实验 | 省部级 | 彭文献 | 2021 | 沪教委高(2021)66号 | 自2020年上线运行并对外开放实验资源以来,服务范围和人群有了大幅度的扩大,已经服务包括川北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南京医科大、遵义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等超过1500余所高校和医院、超过21000余名学生或医技人员。 | |
19 | 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医学超声技术虚拟仿真实验 | 省部级 | 刘红 | 2019 | 沪教委高[2019]50号 | 2019年上线的《医学超声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在课堂已经开始使用,并大规模推广。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的深度融合则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